%0 Journal Article %T 深圳湾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垂直分布 %A 王朝晖? %A Kazumi Matsuoka? %A 齐雨藻? %A 辜小莲? %J 生态学报 %D 2003 %X 集了深圳湾3个采样点约20cm的表层沉积物样品,研究了甲藻孢囊的垂直分布。共分析鉴定出孢囊类型37种,其中5种为我国沿海未报道的新记录类型,原多甲藻类孢囊是该海域种类最丰富的孢囊类型。除上表层沉积物外,深圳湾甲藻孢囊密度较低,孢囊密度大多在500cysts/gdwt以下,总孢囊密度变化范围为83~4036cysts/gdwt之间。锥状斯氏藻是深圳湾甲藻孢囊的优势种类,上表层沉积物中该孢囊密度的急剧上升证实了2000年附近海域所发生的该藻赤潮。而裸甲藻类孢囊含量明显比南海其他海域高。孢囊的香农-威弗种类多样性指数为1.50~3.96之间,并且在非养殖区、离岸海域及较深层次沉积物中较高,而孢囊密度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种类多样性的下降及孢囊密度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深圳湾污染的变化趋势,富营养化程度非养殖区大于养殖区,近岸海域大于离岸海域,并且近年来污染逐渐加剧。 %K 甲藻孢囊 %K 锥状斯氏藻 %K 深圳湾 %K 南中国海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031016&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