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应用热脉冲系统对桉树人工林树液流通量的研究 %A 尹光彩? %A 周国逸? %A 王旭? %A 褚郭威? %A 黄志宏? %J 生态学报 %D 2003 %X 应用热脉冲式树液流测定系统和自动气象站1999年9月~2000年9月的观测资料,探讨了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半岛两个桉树人工林树液流通量(sapfluxdensity,sfd)的时空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河头和纪家两地桉树林的树液流变化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大约从清晨7:00开始萌动,12:00以后达到峰值,夏季连续4d中(2000年6月15日~6月18日)河头sfd最大值44.21±4.5ml/(cm2·h),纪家29.2±7.2ml/(cm2·h)。此后,sfd逐渐减小,一直到日落前后降至最低值。树液流在不同的季节具有不同的昼夜节律性变化规律。两地sfd值的季节波动节律相似,湿季时相对较大。但是河头日平均sfd值(2436±1192.5ml/(cm2·d))要比纪家(1703±824.5ml/(cm2·d))高,这主要是由于两地土壤质地的差异所导致的。在所选时段内,sfd的最大值出现在河头的冬季和纪家的夏季,这是由于这两天的大气饱和水气压差,太阳辐射和土壤有效持水量都比较高的缘故。在空间上,从形成层到心材,sfd最初有所增加,随后持续减小。整个观测期间两地sfd的极大值均出现在6月中旬,河头为51.53ml/(cm2·h),而纪家为39.85ml/(cm2·h),显然,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主要是土壤质地差异引起的土壤持水量的差异,使得纪家同种桉树人工林sfd值不能达到其极大值。通过spss11.0和saa6.1统计软件对日平均sfd与部分环境因子(包括50,150,250,350cm深度有效土壤持水量、日vpd、日降水量、日均温、日太阳辐射等)相关关系的统计分析表明,土壤有效持水量和饱和水气压差(vpd)等环境因子是决定纪家和河头桉树人工林sfd变化的主要因素。 %K 热脉冲系统 %K 树液流通量 %K 桉树人工林 %K 统计模型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03100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