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鄂尔多斯高原沙地植被和两种优势克隆半灌木的空间格局 %A 刘凤红? %A 刘建? %A 董鸣? %J 生态学报 %D 2004 %X 群落优势种重要值的变化可以表征植被的演替状况。研究了鄂尔多斯高原飞播后不同演替阶段的沙地植被,以及两种优势克隆植物羊柴(hedysarumlaeve)和油蒿(artemisiaordosica)种群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在调查的尺度内,群落水平上,演替前期和演替中期的植被盖度空间自相关发生的尺度远小于演替后期。随着植被的演替和发育,小于抽样尺度(<1m)的随机变异逐渐增加。暗示着植被盖度空间格局的变化与羊柴种群和油蒿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的变化有关。种群水平上,小尺度的空间自相关控制着羊柴种群在3个演替阶段的空间格局;处于前2个演替阶段的油蒿种群,空间格局受更大尺度的过程控制,并在自身为建群种的群落随机分布。对于3个演替阶段的油蒿种群而言,发生在小于抽样尺度(<1m)的随机变异都高于相应的羊柴种群。这两种克隆半灌木的种群空间格局的差异可能与二者克隆构型和克隆性的不同有关。本文还根据这两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探讨了二者对鄂尔多斯高原沙地植被恢复的不同作用。 %K 油蒿 %K 克隆植物 %K 鄂尔多斯高原 %K 羊柴 %K 空间格局 %K 演替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04110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