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干扰类型下羊草种群的空间格局 %A 陈宝瑞? %A 杨桂霞? %A 张宏斌? %A 段庆伟? %A 辛晓平*? %J 生态学报 %D 2010 %X 生态系统各层次的空间格局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关系一直是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选取合适的观察尺度。羊草(leymuschinensis)作为呼伦贝尔草原的地带性植被,研究其种群空间格局对理解种群生态过程和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ripley’sk函数和montecarlo随机模拟方法,对两块样地3种干扰下的羊草种群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刈割、围封、放牧3种干扰对羊草草甸草原恢复改良样地(lm)和贝加尔针茅试验样地(sm)的羊草种群空间格局具有显著影响,空间格局在不同尺度上存在差异。(2)在较小的空间尺度内,羊草种群倾向于非随机分布,在lm样地、sm样地分别为均匀分布和聚集分布;当空间尺度大于临界值后,羊草种群在围封(30—100cm)、放牧干扰(84—100cm)下倾向于随机分布,刈割干扰下仍为聚集分布。这主要与羊草的繁殖对策、群落地位以及各种干扰下对资源的竞争能力有关。(3)空间结构的规律性表面上取决于观察尺度,但更小尺度的数据对局域空间结构的生物学解释可能更有效。 %K 呼伦贝尔 %K 点格局 %K 放牧 %K 刈割 %K 围封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1001270176&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