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donghaiensis)对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影响的现场船基实验 %A 张利永? %A 颜天? %A 韩刚? %A 周名江? %J 生态学报 %D 2007 %X 2005年在长江口赤潮频发海域调查期间,分别于4月27日、5月4日和5月8日,在zzf1、zc18a和ra5站位利用现场船基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添加到赤潮密度106?cells?l-1的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donghaiense)对原生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赤潮密度的东海原甲藻抑制了小型无壳纤毛虫的种群数量,而没有抑制中大型砂壳纤毛虫和夜光虫(noctiluca?scintillans)的种群数量,从而使得原生动物群落向中大型种类演替,这种影响的程度与原生动物本身的群落组成和浮游植物的组成密切相关。添加东海原甲藻72?h后,在以小型无壳纤毛虫管游虫(cyrtostrombidium?sp.)为优势种的zzf1站位,演替为以大型原生动物夜光虫为优势种的群落;在以中大型原生动物百乐拟铃虫(tintinnospsis?beroidea)和夜光虫为优势种的zc18a站位,仍然是以此为优势种,且大型原生动物夜光虫在群落中的比例上升;在以小型无壳纤毛虫急游虫2(strombidium?sp.2)为优势种的ra5站位,演替为以中大型原生动物百乐拟铃虫和亚速岛网纹虫(favella?azorica)为优势种的群落。zzf1和ra5站位实验组中原生动物的总丰度都呈下降趋势,而zc18a站位变化不明显,这是由于前两个站位的最优势种管游虫(zzf1站位)和急游虫2(ra5站位)的丰度迅速下降,而zc18a站位的优势种百乐拟铃虫和夜光虫的丰度比较稳定造成的。在zzf1和zc18a站位,对照组和实验组中原生动物的总生物量在实验前后都没有大的变化,而在ra5站位却均呈下降的趋势。这可能与浮游植物的组成有关,zzf1和zc18a站位是以无毒的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trochoidea)和螺旋环沟藻(gyrodinium?spirale)为主,而ra5站位是以有毒的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sp.)为主。综上可见,可预测当东海大规模赤潮爆发时,会使原生动物群落向中大型种类演替,进而可能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K 东海原甲藻 %K 赤潮 %K 原生动物群落结构 %K 现场培养实验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1000-0933200705-1926-1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