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黄土高原常见造林树种光合蒸腾特征 %A 靳甜甜? %A 刘国华*? %A 胡婵娟? %A 苏常红? %A 刘宇? %J 生态学报 %D 2008 %X 为改善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现状,该区长期以来开展了大量的植被建设,但是,植物的适应性及生长状况如何,还不十分清楚。为探讨造林树种对环境的适应性,从光合、蒸腾和生理生态指标出发,对黄土高原3个主要退耕还林树种:刺槐、沙棘、山杏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沙棘不同坡位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补偿点lsp较其它两个树种占明显优势,特别是在上坡位pmax、lsp分别达到了22.8μmol·m-2·s-1、520μmol·m-2·s-1,具有较高的同化代谢能力,该物种较适应该地区的强光环境,适宜种植于阳坡或坡顶;山杏lsp相对较低,而表观量子效率α明显高于沙棘、刺槐,并在下坡位达到最大值0.069,说明它主要利用弱光进行光合作用,适宜种植于阴坡或坡脚等弱光环境中,但由于山杏水分利用效率wue较低,可能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山杏叶片含水量为65.1%,明显高于其它两个树种,而叶绿素含量仅为0.94mg/g与刺槐沙棘的2.34mg/g和2.00mg/g相差很大,这可能是导致其wue较低的一个原因;刺槐在上坡位的光合生理参数与山杏相差不大,但是随坡位下降其α、净光合速率pn较山杏明显偏低各个坡位受限明显,容易形成老头树。 %K 光响应曲线 %K 表观量子效率 %K 最大净光合速率 %K 光补偿点 %K 光饱和点 %K 暗呼吸 %K 水分利用效率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8116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