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青海湖斑头雁(anserindicus)繁殖期的活动性、栖息地利用及其与人的关系 %A 刘冬平? %A 张国钢? %A 江红星? %A 单凯? %A 侯韵秋? %A 戴铭? %A 楚国忠*? %A 星智? %J 生态学报 %D 2008 %X 2005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爆发,导致青海湖数千只斑头雁和中国其他地区大量家禽死亡。首次应用无线电遥测和颈环标记法对青海湖疫区斑头雁在繁殖期的活动性、栖息地利用及其与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斑头雁主要在蛋岛繁殖,在泉湾、尕日拉、黑马河口、铁卜加河口等地觅食。斑头雁在青海湖的活动区为(309.63±172.72)km2,活动核心区大小为(49.30±1961)km2。个体在不同阶段的活动区大小无显著差异。不同繁殖阶段间活动区较稳定,平均有超过一半(56.6%±24.9%)的活动点落入上一阶段的活动区中。由于成鸟在繁殖后期带领幼鸟离开繁殖场所,因而繁殖中、后期的活动区稳定性相对较差。斑头雁对河口、沼泽、草地和湖泊的利用率依次减少。随着繁殖季节的推移,斑头雁对河口的利用率逐渐减小,对沼泽的利用率则逐渐增加。对斑头雁与人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地点方面,斑头雁在蛋岛、黑马河口和泉湾与人的接触强度最大;在时间方面,5月份斑头雁与人的接触强度最大。在这些时间和地点,加强旅游管理和对牧民的宣传对禽流感防控非常必要。 %K 斑头雁 %K 青海湖 %K 禽流感 %K 活动区 %K 栖息地利用 %K 接触强度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8110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