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灵昆岛东滩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及营养等级构成 %A 葛宝明? %A 鲍毅新? %A 程宏毅? %A 李欢欢? %A 胡知渊? %J 生态学报 %D 2008 %X 2003年11月至2004年8月,在温州湾的灵昆岛东滩针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取样调查,利用调查数据进行功能群和营养等级构成研究。共得到大型底栖动物33种,隶属7门8纲21科,主要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甲壳类和环节动物多毛类。其中,高潮带25种,中潮带30种,低潮带14种。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高潮带>中潮带>低潮带;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为:高潮带<中潮带<低潮带。定性取样得到的浮游生物食者4种,植食者12种,肉食者8种,杂食者7种,碎屑食者2种,定量取样得到的分别为:3,8,5,3种和2种。定量取样获得数据中各个功能群种类数和密度季节间差异均不显著,不考虑季节变化因素肉食者和植食者密度在潮带间存在差异,杂食者和植食者种类数在潮带间存在差异,其他功能群密度和种类数数据在潮带间的差异不显著。研究显示了功能群的生境梯度变化,高潮带主导的功能群为肉食者,植食者和浮游生物食者;中潮带主导的功能群为肉食者和浮游生物食者;低潮带主导的功能群为肉食者,这些变化反映了不同潮带营养等级构成和食物来源的差异,由于生境中能提供的植物沿着高潮带,中潮带和低潮带方向递减,至低潮带未发现植食者;且由于中潮带的生境最为复杂,其功能群的构成也最为复杂;3个潮带的碎屑食者数量比较稳定。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其食物来源一起共有4个营养等级,其中大型底栖动物占据了第2、3、4级,第1级主要碎屑、浮游生物和植物,第2级包括了碎屑食者、浮游生物食者和植食者,第3级主要是杂食者,第4级是肉食者,各个营养级、食物来源之间构成一张复杂的食物网。 %K 功能群 %K 营养等级 %K 大型底栖动物 %K 潮间带 %K 灵昆岛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81022&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