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对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A 丁程成? %A 戴征凯? %A 薛晓峰? %A 李辉信? %A 刘满强? %A 陈小云? %A 周静? %A 张斌? %A 胡锋*? %J 生态学报 %D 2008 %X 对退化红壤地区的旱生性草坡、稀疏针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等4种植被恢复类型及裸地、顶级常绿阔叶林等2个对照样地的土壤螨类群落进行四季调查,共捕获4亚目53科,其中隐气门亚目27科(cryptostigmata),前气门亚目(prostigmata)17科,中气门亚目(mesostigmata)8科,无气门亚目(astigmata)1科,优势类群为矮汉甲螨科(nanhermanniidae)和单翼甲螨科(haplozetidae),常见类群包括若甲螨科(oribatulidae)、盖头甲螨科(tectocepheidae)等16科。应用个体密度、类群数、香农多样性、密度-类群dg指数、丰富度和均匀度、甲螨群落的mgp分析和捕食性螨类mi指数,研究其中螨类的群落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螨类群落差异显著,各项指标均以常绿阔叶林为最高,其次为稀疏针叶林,显著高于其它样地(p<005),针叶林和裸地处于最低水平。甲螨群落类群结构中,各植被类型中的甲螨群落均属于m型;甲螨个体密度结构类型中,裸地属于mp型,旱生性草坡属p型,常绿阔叶林属于o型,其它均属于m型。中气门螨类的mi指数在各植被类型没有明显的变化。dca分析将6类型分为3类:裸地、常绿阔叶林各为一类,其余各类型归为一类,这显示了土壤螨类群落对植被恢复不同类型的响应。 %K 螨类 %K 退化红壤 %K 植被恢复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81019&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