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北京城区人工构筑物对比邻绿地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影响 %A 马生丽? %A 武小钢? %A 孙凡? %A 李元征? %A 胡聃? %A 原佳佳? %A 张富华? %J 生态学报 %D 2015 %X 选取城市中分布最广的两类人工构筑物——沥青和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构筑物-绿地梯度样带法,观测这2类典型城市构筑物对比邻绿地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影响,分析不同构筑物的质地、面积、形态等构筑物特征对土壤水、热分布的影响强度及范围。研究显示:1)夏、秋季在构筑物-绿地梯度样带上,绿地土壤温度在比邻构筑物端(a点)处最高,并且白天中午、傍晚时段a点温度显著高于梯度上其他观测点和对照点;2)绿地土壤含水量在比邻构筑物端(a点)处最低,而且土壤含水量变化在梯度样带上从a点至远离构筑物端的对照点变化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受城区土壤蒸散、人工灌溉、土壤地下生物量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3)梯度样带上土壤温度(t)和水分(w)与离a点距离(d)均呈现幂函数定量关系,即沥青样地t=0.7708(579.4957-0.9984d)0.5843,w=0.1970(0.0505+0.1347d)0.2262;混凝土样地t=0.7615(583.7027-1.0986d)0.5746,w=0.2224(-0.6019+0.3473d)0.0595。4)在构筑物-绿地梯度样带上,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受构筑物影响幅度大概在0-100cm之间,而且随构筑物质地及分布格局、城市气象以及绿地构成、结构、人工管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K 水平生态影响 %K 绿地土壤 %K 土壤温度 %K 土壤含水量 %K 人工构筑物 %K 北京城区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1303290554&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