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秦岭天然次生油松林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及延滞效应 %A 陈书军? %A 陈存根? %A 邹伯才? %A 张硕新? %A 王得祥? %A 侯琳? %J 生态学报 %D 2012 %X 为了研究秦岭典型地带性植物油松林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及延滞效应,选择陕西宁陕县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55龄天然次生油松林,从2006-2008年(5-10月份)对林外降水、穿透降雨和树干茎流进行定位观测。利用其中100次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总降雨量为1576.4mm,穿透降雨量为982.9mm,树干茎流量为69.5mm,冠层截留量为524.0mm,分别占总降雨量的62.4%、4.4%和33.2%。降雨分配与降雨量级密切相关,降雨量级增大,穿透降雨率和茎流率呈增大趋势,截留率呈降低趋势,变化幅度分别为46.6%-68.9%、0.8%-9.2%、53.4%-22.0%。穿透降雨量、树干茎流量和林冠截留量与林外降雨量之间的关系分别为:tf=0.6548p-0.4937,r2=0.9596;sf=-0.2796+0.0452p+0.0005p2,r2=0.8179;i=0.5958p0.8175,r2=0.8064。降雨事件发生后,穿透降雨和树干茎流出现的时间与降雨发生的时间并不同步,均表现出一定的延滞性,随着降雨量级增大,滞后时间表现出逐渐缩短的趋势((78.5±8.8)-(16.0±0.0)min,(111.0±33.0)-(41.2±0.0)min)。降雨终止时,特别是当降雨量>10.0mm,穿透降雨终止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延滞性((3.2±2.6)-(12.0±0.0)min)。但树干茎流终止时间先于降雨终止时间,降雨量级越小,树干茎流终止时间愈早((-58.3±21.5)-(-9.8±0.0)min)。 %K 秦岭 %K 油松林 %K 穿透降雨 %K 树干茎流 %K 林冠截留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1012271854&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