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江西省人工造林碳蓄积的时空过程 %A 黄麟? %A 邵全琴? %A 刘纪远? %J 生态学报 %D 2015 %X 人工造林被认为是吸收co2、减缓气候变暖最有效且最具生态效应的碳增汇方法之一。以江西省作为南方红壤丘陵区人工造林的典型研究区,综合应用树轮生态分析、模型模拟、尺度融合、文献整合分析、遥感反演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基于树木年轮信息、森林样方资料和人工林分布数据等,驱动树木材积生长量模型和区域碳通量模型,从样地到区域模拟分析了人工林生产力和碳蓄积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1980年至2007年,江西省人工林净初级生产力(npp)呈现先迅速下降而后缓慢增加的趋势,至今仍未恢复到之前的人工林质量水平,2)碳蓄积年变化在前8a处于平稳状态,而后变化速率增快,从2.19tgc/a迅速增至8.02tgc/a,此后增速减缓;3)人工林npp与降水量、温度的关系不明显,海拔对npp值的影响较大而对npp变化趋势的影响较小,npp值随着坡度增加而增大;4)造林方式比较,人工造林碳增汇潜力最大,而封山育林在碳蓄积效应方面不具优势。 %K 江西省 %K 人工造林 %K 碳蓄积 %K tgtring模型 %K intec模型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1306051342&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