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微集雨模式与降雨变律对燕麦大田水生态过程的影响 %A 强生才? %A 张恒嘉? %A 莫非? %A 赵鸿? %A 周宏? %A 熊友才? %J 生态学报 %D 2011 %X 以春燕麦坝莜3号品种为试材,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在甘肃省定西市农业气象站进行大田试验。两个生育期的降雨总量基本一致,其中2009年生长季的降雨变律特征与多年观察值相似,而2010年则表现为"前半期降雨多、后半期降雨少"的变律特征。微集雨技术共含8个不同处理,包括①平地不种植(裸地)、②平地种植和③6个垄沟和覆膜处理组(3种垄沟宽度比(2∶1、1∶1和2∶3)×2种覆膜方式(垄上覆膜和不覆膜)),测定了各处理组土壤剖面贮水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垄上覆膜处理组的叶面积指数、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同时提高了雨水转化为土壤水和作物水的转化效率,并促进了生育后期土壤贮水量的迅速回升。就不同垄沟比来说,各参数值在垄沟比为1∶1的处理组中最高。此外,就两种降雨变律年型而言,"降雨量前倾"的2010年燕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2009年(p<0.05),且显著提高了0-130cm剖面土壤贮水量。 %K 降雨变律 %K 微集雨模式 %K 水生态过程 %K 水分利用效率 %K 燕麦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041201103060269&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