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四种灌木的抗旱生理动态变化 %A 黎燕琼? %A 刘兴良? %A 郑绍伟? %A 陈泓? %A 岳永杰? %A 慕长龙? %A 刘军? %J 生态学报 %D 2007 %X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是我国最困难的造林地区之一。该实验以杂谷脑河干旱河谷区域内,自然生长的白刺花(sophora?davidiana)、刺旋花(convolvulus?tragacanthoides)、马鞍羊蹄甲(bauhinia?faberi?var.microphylla)和铁杆蒿(artemisia?gmelinii)为研究材料,对其抗旱生理及其抗旱性动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灌木体内叶绿素、可溶性糖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同时,叶片组织失水率、水分亏却度、细胞膜透性的降低,以增加灌木的抗旱性。(2)通过隶属(反隶属)函数法对4种灌木抗旱能力动态变化进行综合评价,几种灌木生长季节的抗旱性综合评价指数7月份为0.507,最高;其次9月份>8月份>6月份,5月份最低,仅为0.442。这为了解植被在该地区抗旱性动态变化趋势,以及为在植物抗旱性最弱的生长时期——5、6月份,采取有效防旱抗旱措施,提高造林树种的成活率与保存率,加快该地区植被的恢复与重建进程提供理论依据。 %K 灌木 %K 生理动态 %K 抗旱性 %K 综合评价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1000-0933200703-0870-09&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