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天童常绿阔叶林五个演替阶段凋落物中的土壤动物群落 %A 易兰? %A 由文辉? %A 宋永昌? %J 生态学报 %D 2005 %X 为探讨森林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以及土壤动物群落随植被演替而发生的变化,于2003年冬季,对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5个演替阶段凋落物中的土壤动物群落,按代表不同分解阶段的新鲜凋落物层、腐叶层和腐殖土层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获得土壤动物13381只,分别隶属于2门8纲20目。优势类群为蜱螨目(arcarina)和弹尾目(collembola),二者共占总数的94.24%,a/c为7.66;常见类群为双翅目(diptera)。研究结果表明:(1)凋落物中的土壤动物群落存在明显的有别于真土层的垂直分布,类群数和个体数总体表现为向下递增的趋势。共有19类、59.03%的土壤动物分布在底部腐殖土层,仅8类、5.35%的土壤动物分布在新鲜凋落物层,其余共8类分布在中间腐叶层。而且,不同类群在各演替阶段的分布表现出一定的差异;(2)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群落随植物群落的演替而发生明显的变化:个体总数和类群总数在演替顶极阶段最高,其次为中期阶段,演替初期最低。但是,在目这一分类等级上,各演替阶段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群落的主要类群基本一致,均为蜱螨目、弹尾目、双翅目和鳞翅目(lepidoptera);(3)相似性分析表明,演替中期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群落与顶极阶段最为相似;但它们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相差很大,顶极阶段最高,演替中期最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能很好地反映不同演替阶段凋落物中土壤群落的多样性状况,并且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呈明显的负相关。讨论了土壤动物在植被演替中的指示意义、凋落物不同分解阶段起主要作用的土壤动物类群以及影响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分布的主要因素。 %K 土壤动物群落 %K 凋落物 %K 垂直分布 %K 演替阶段 %K 常绿阔叶林 %K 天童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05031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