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暗期干扰对棉铃虫两个不同地理种群滞育抑制作用的比较 %A 陈元生? %A 涂小云? %A 陈超? %A 匡先钜? %A 薛芳森? %J 生态学报 %D 2012 %X 至今,所测试昆虫的光周期反应均表明,光周期反应对暗期干扰高度敏感,短暂的光脉冲都可在不同程度上逆转长夜效应,抑制滞育的发生。在研究了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泰安种群(36.15°n,116.59°e)和喀佐种群(41.34°n,120.27°e)光周期反应的基础上,在滞育诱导的短光周期下(l12:d12和l9:d15),分别测试了暗期不同时段1h光脉冲对这两个不同地理种群滞育抑制的影响。25和22℃下的光周期反应显示了泰安种群在长暗期11-14h的滞育率均显著低于喀佐种群;泰安种群的临界暗长分别为11.7h和11.5h,喀佐种群分别为10.5h和10.3h,泰安种群均比喀佐种群长1.2h。在所测试的暗期干扰实验中,除了极少数光脉冲干扰点外,泰安种群蛹滞育率显著低于喀佐种群,但两者的滞育反应曲线基本相似。在短光周期l9:d15下,泰安种群和喀佐种群均显示了光脉冲落入暗期的第9-11小时最有效地抑制了滞育的发生。在短光周期l12∶d12下,泰安种群和喀佐种群在25℃时均显示了光脉冲落入暗期的第3-4小时和第10小时导致了最低的滞育发生;但在22℃时,喀佐种群只在暗期的第3-4小时显示了最高的滞育抑制。这些结果揭示了偏南的泰安种群对暗期干扰的敏感性强于偏北的喀佐种群,但这两个地理种群的最高光敏感位点基本相同。 %K 棉铃虫 %K 滞育 %K 光周期 %K 温度 %K 暗期干扰 %K 地理种群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110814118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