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15n交叉标记有机与无机肥料氮的转化与残留 %A 彭佩钦? %A 仇少君? %A 侯红波? %A 李恩尧? %A 丘亚群? %J 生态学报 %D 2011 %X 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培肥土壤,改善土壤氮素供给,但目前有机无机肥配施主要集中在化肥氮的研究,忽略秸秆氮对化肥氮转化的影响。为了解秸秆还田对不同氮源转化和残留的影响,采用15n对尿素和水稻秸秆进行交叉标记,在两种不同肥力水稻土(粘土矿物类型为1∶1型红黄泥和2∶1型紫潮泥)进行水稻盆栽试验。设置对照(ck),单施尿素(15nu)、标记尿素与稻草配施(15nu-s)和标记稻草与尿素配施(15ns-u)4个处理。结果表明,水稻吸收的氮素60%以上来自土壤氮,土壤氮素肥力相对较低的红黄泥较之紫潮泥对肥料氮的依赖更强;水稻生长期间微生物同化的尿素氮占标记底物的百分数红黄泥为1.8%-8.3%,紫潮泥为1.8%-19.2%;微生物同化的秸杆氮占标记底物的百分数红黄泥为1.7%-5.0%,紫潮泥为2.0%-6.2%。而粘土矿物固持的尿素氮占标记底物的百分数,红黄泥为0.3%-2.1%,紫潮泥为3.5%-18.7%;粘土矿物固持的秸杆氮红黄泥为0.2%-0.9%,紫潮泥为1.7%-5.0%。水稻成熟期尿素氮的残留率,红黄泥15nu处理、15nu+s分别为14.5%和17.0%,紫潮泥分别为16.9%和17.1%。秸秆氮的残留率分别为红黄泥38.8%、紫潮泥41.5%;有机无机肥配施提高了微生物同化化肥氮的能力,降低了粘土矿物晶格固持化肥氮的水平。有机无机配施提高了化肥氮利用率同时,提高了有机形态氮残留,降低了无机形态氮(矿质氮+固定态铵)的残留。 %K 尿素 %K 水稻秸秆 %K 有机无机肥配施 %K 土壤微生物量氮 %K 固定态铵 %K 15n标记 %K 氮的残留 %K 红黄泥 %K 紫潮泥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0912231744&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