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红马蹄草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及其扦插繁殖 %A 袁莲莲? %A 王少平? %A 张倩媚? %A 崔晓东? %A 钟文超? %A 黄小光? %A 雷泽湘? %A 任海? %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P 435-441 %D 2015 %R 10.11926/j.issn.1005-3395.2015.04.011 %X 为了解红马蹄草(hydrocotylenepalensishook.)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对其形态解剖特征及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马蹄草叶片较薄,栅栏组织不发达,海绵组织与栅栏组织厚度之比较大;遮荫条件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具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叶绿素a/b以及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b含量,这显示其耐荫特性,对弱光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同时,红马蹄草扦插繁殖迅速,成活率较高,以荫蔽潮湿的生长环境为佳。因此,红马蹄草适合生长在弱光环境中,因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地被植物。 %K 红马蹄草 %K 地被植物 %K 光合速率 %K 耐荫 %K 扦插繁殖 %U http://jtsb.scib.ac.cn/jtsb_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337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