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京津冀地区一次中-β尺度对流风暴云砧结构的演变特征 %A 林隐静? %A 王洪庆? %A 韩雷? %A 郑永光? %J 热带气象学报 %P 591-597 %D 2010 %X 联合使用新一代多普勒雷达三维体扫资料和静止气象卫星资料,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一次中-β尺度对流风暴云砧结构的三维演变特征。以15dbz雷达回波为阈值,提出了分析云砧演变过程的三个有效指标:风暴的“高中层面积差”、“高低层面积差”和“低层面积”。在此基础上,将云砧结构的演变过程划分成四个阶段:云砧结构形成期、云砧结构维持期、云砧结构崩溃期和风暴消亡期。雷达和静止卫星观测到的云砧演变特征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雷达最大组合反射率因子与ir1通道最低tbb呈显著的相关性,均在云砧结构的形成期或维持期达到极值;极值后,强冷云区(tbb小于-45℃)面积在15min内就达到峰值,而弱冷云区面积在大约1h后的云砧崩溃期才达到峰值。 %K 大气探测 %K 云砧结构 %K 天气雷达 %K 静止气象卫星 %U http://www.itmm.gov.cn/rdqx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0051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