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淮河流域6—7月涝年降水的10~30d低频振荡特征 %A 韩世茹? %A 王黎娟? %A 于波? %A 庞玥? %J 气象科学 %P 629-637 %D 2014 %R 10.3969/2014jms.0001 %X 利用1981—2010年全国753站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noaa向外长波辐射资料,通过小波分析和lanczos滤波的方法,得到淮河流域6—7月涝年降水的10~30d低频振荡特征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淮河流域6—7月涝年降水具有明显的10~30d周期变化.(2)位于高、低空的低频(10~30d)反气旋和气旋分别影响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东西进退,从而影响淮河流域的低频降水强度.(3)在850hpa上,南海上空的低频反气旋(气旋)和日本海地区的低频气旋(反气旋)使得淮河流域有(无)冷暖气流交汇,并随着低频反气旋和气旋向东北方向移动,造成淮河地区低频降水发展为活跃(中断)期.(4)在低频降水过程中,低频olr负(正)值区域发展加强对应淮河流域降水过程加强(减弱),当负(正)值区到达淮河流域时,淮河流域降水到达极端活跃(中断)期.随后低频olr负(正)值区向东移动,淮河流域低频降水过程向过渡期转变. %K 降水 %K 涝年 %K 低频振荡 %U http://www.jms1980.co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4060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