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前期春季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与冬季北半球极涡的关系 %A 张婧雯? %A 李栋梁? %A 柳艳菊? %J 气象科学 %P 52-59 %D 2015 %R 10.3969/2014jms.0067 %X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海温资料,用eof、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60—2010年500hpa和100hpa等压面上北半球后冬(2月)极涡面积和前春(4月)北太平洋(20~60°n,120°e~120°w)海表温度(sst)的变化特征,揭示了二者的时空联系。结果表明:近50a来,(1)冬季北半球500hpa和100hpa极涡面积整体经历了先扩张后收缩的变化。春季北太平洋sst经历了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其突变时间与500hpa极涡面积的突变时间相近,均出现在1987年,且与后冬500hpa大西洋欧洲大陆区(ⅳ区)极涡面积相关更好。(2)春季北太平洋sst的eof第一模态空间型表现为pdo,第二模态表现为三极子型,突变分别出现在1980s初期和中期。(3)北太平洋sst与500hpaⅳ区极涡面积相关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当前期春季北太平洋中部海温异常偏高(低),南部和北部海温异常偏低(高),使得下一个冬季500hpaⅳ区极涡面积的扩大(缩小),这种空间遥相关型对应着海温的第二模态。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以第一模态空间型居多,但是对后冬北半球极涡面积影响大的却是第二模态。(4)当前春北太平洋sst呈第二模态时,对应次年冬季中高纬度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极地东风和绕极西风环流加强,极涡面积偏大。 %K 极涡面积 %K 海温异常 %K eof分析 %K 相关分析 %U http://www.jms1980.co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50107&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