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半干旱榆中地区最小有效降水量及降水转化率的研究 %A 王文玉? %A 张强? %A 阳伏林? %J 气象学报 %D 2013 %R 10.11676/qxxb2013.080 %X 有效降水对于土壤水分的补充和农作物的生长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通常认为大于5mm的降水即为有效降水。但是有效降水的影响因素很多,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背景条件下,最小有效降水量也会有所不同。利用2006年6月—2011年3月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资料,从土壤湿度变化的角度出发,根据有效降水的定义,对甘肃榆中地区的最小有效降水量做了初步研究。通过分析该地区不同季节、温度和植被条件下不同土壤深度最小有效降水量,发现5、10、20cm土壤层的最小有效降水量分别为4、5、8mm。季节分布上,各层土壤最小有效降水量均为夏季最高,春季和秋季值较为接近。高温年的最小有效降水量高于低温年的值,生长季高于非生长季。在降水超过最小有效降水量并且量级较小时,随着降水量的增大,土壤湿度增量呈指数形式增大,这时降水的转化率也较高;而当降水达到一定量级时,超过了土壤的入渗率,水分以径流的形式损失,土壤湿度增量的变化率减小,降水的转化率也趋于一定值。0—20cm土壤层降水转化率达到70%。 %K 陆面最小有效降水量 %K 土壤湿度 %K 降水转化率 %U http://www.cmsjournal.net/qxxb_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00186&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