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2006年夏季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初步研究 %A 刘舸 %A 张庆云 %A 孙淑清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P 738-750 %D 2007 %R 10.3878/j.issn.1006-9585.2007.06.04 %X 2006年夏季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主要有如下特征:1)生成时间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且强度强,登陆中国数偏多。2)登陆热带气旋有其各自特点。例如“碧利斯”影响范围大、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桑美”风速大,登陆后迅速减弱。作者针对上述2个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发现:1)2006年6月27日~8月31日,来自印度洋的热带西风增强并东推延伸及115~140°e的越赤道气流的加强都有利于热带气旋的生成,并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季节内振荡(maddenjulianoscillation,简称mjo)的湿位相、高低层纬向风切变弱和菲律宾以东地区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convengencezone,简称itcz)对流活跃等背景条件配合下,使热带气旋在这一阶段频发。2)2006年夏季水汽含量与供给对登陆热带气旋的影响显著。“碧利斯”和“桑美”的水汽来源不同是造成这两个登陆热带气旋明显差异的重要原因。 %K 热带气旋 %K 热带辐合带 %K 副热带高压 %U http://www.dqkxqk.ac.cn/qhhj/qhhj/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70604&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