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2010年西北太平洋与南海热带气旋活动异常的成因分析 %A 龚振淞 %A 陈丽娟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P 342-352 %D 2013 %R 10.3878/j.issn.1006-9585.2012.11063 %X 利用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tc)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美国noaa向外长波辐射(olr)等资料,分析了2010年西北太平洋(wnp)及南海(scs)热带气旋活动异常的可能成因,讨论了同期大气环流配置和海温外强迫对tc生成和登陆的动力和热力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生成tc频数明显偏少,生成源地显著偏西,而登陆tc频数与常年持平。导致7~10月tc频数明显偏少的大尺度环境场特征为: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异常偏强、西伸脊点偏西,季风槽位置异常偏西,弱垂直风切变带位置也较常年偏西且范围偏小,南亚高压异常偏强,贝加尔湖附近对流层低高层均为反气旋距平环流,这些关键环流因子的特征和配置都不利于tc在wnp的东部生成。影响tc活动的外强迫场特征为:2010年热带太平洋经历了elni?o事件于春末夏初消亡、lani?a事件于7月形成的转换;7~10月,wnp海表温度维持正距平,140?e以东为负距平且对流活动受到抑制;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偏暖,对应上空850hpa为东风距平,有利于季风槽偏西和tc在wnp的西北侧海域生成。wnp海表温度和暖池次表层海温的特征是2010年tc生成频数偏少、生成源地异常偏西的重要外强迫信号。有利于7~10月热带气旋西行和登陆的500hpa风场特征为:北太平洋为反气旋环流距平,其南侧为东风异常,该东风异常南缘可到25?n,并向西扩展至中国大陆地区;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地区15?n以南的低纬也为东风异常;在这样的风场分布型下,tc容易受偏东气流引导西行并登陆我国沿海地区。这是2010年生成tc偏少但登陆tc并不少的重要环流条件。 %K 热带气旋 %K 西太平洋副高 %K 季风槽 %K 垂直风切变 %K 次表层海温 %U http://www.dqkxqk.ac.cn/qhhj/qhhj/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30306&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