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陆面过程模式对半干旱区通榆站模拟性能的检验与对比 %A 孟祥新 %A 符淙斌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D 2009 %X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伴随而来的日益严重的干旱化问题,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陆气相互作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利用国际协同强化观测期(ceop)观测资料对3个不同的陆面过程模式bats、lsm和colm在半干旱区通榆站进行了模拟检验与对比,考察了不同陆面过程模式对半干旱地区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3个模式都可以较好地模拟出半干旱地区地气间的能量通量的季节和日变化,但模拟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地表温度和出射长波辐射的模拟,bats表现最优;而对于感热和潜热通量的模拟,colm和lsm要好于bats,其中colm的表现最好。各模式的模拟性能随着季节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夏季的模拟要好于冬季,3个模式都不能很好地模拟冬季该地区的潜热通量,说明对半干旱地区冬季地表过程的刻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K 半干旱 %K 陆面过程模式 %K 能量通量 %U http://www.dqkxqk.ac.cn/qhhj/qhhj/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90402&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