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2007年7月9—10日江淮大暴雨的水汽图像解译研究 %A 曹丽霞 %A 赵亮 %A 徐怀刚 %A 吴晓京 %A 夏明 %J 气象 %D 2013 %R 10.7519/j.issn.1000-0526.2013.05.009 %X 为了充分发挥卫星水汽图像在区域性暴雨预报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相应的云图解译技术,采用风云2c(fy2c)卫星水汽图像与常规动力场和位涡场联合分析的方法,解译了2007年7月9—10日江淮大暴雨不同时段水汽图像的典型特征及其对应的物理涵义,探索了适用于我国区域性暴雨的云图解译技术。这一典型个例验证了卫星水汽图像与对流层中高层大气环流场和位涡场之间良好的对应关系,利用这些对应关系,总结和提炼了4个对预报江淮暴雨有指示意义的云图指标:风切变陡增引起的“干三角”结构、干冷空气大规模南下引起的大尺度“漏斗”状水汽结构、冷空气干侵入引起的斜压叶状云、新的急流核生成(气旋生)引起的白色狭长带状云线等。这些特征和指标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对暴雨有良好的预示作用,并且较容易识别和应用。 %K 水汽图像 %K 风云2c卫星(fy2c) %K 暴雨 %K 位涡 %K 解译 %U http://qxqk.cma.gov.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30509&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