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2006年9月4—5日四川暴雨过程分析 %A 屠妮妮 %A 段玮 %J 气象 %D 2008 %R 10.7519/j.issn.1000-0526.2008.7.008 %X 2006年夏季川渝地区旱灾严重,入秋第一场暴雨过程迅速减弱了川渝地区的高温灾害,同时初步缓解了该地区的旱情,由于雨势强劲亦造成不少地区重大经济损失。采用1°×1°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9月4—5日发生在高原东侧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物理量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中低空急流的位置与以往的过程不同,它出现在低压的北侧,加快了北方冷空气和水汽的输送,此外低空急流出现和消失都早于风场辐合区,是低压发生发展的动力条件。从视热源和视水汽汇分析表明本次降水积云对流活跃,以对流性降水为主。 %K 大暴雨 %K 偏东北风低空急流 %K 视热源和视水汽汇 %U http://qxqk.cma.gov.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8070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