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一次由“列车效应”造成的致洪暴雨分析研究 %A 柯文华 %A 俞小鼎 %A 林伟旺 %A 黄二龙 %A 管习权 %A 黄天宋 %A 杨新 %J 气象 %D 2012 %R 10.7519/j.issn.1000-0526.2012.5.005 %X 2010年6月25日在粤东南部地区发生了超历史纪录的强降水过程。利用micaps3.1软件系统、多普勒雷达及中尺度地面自动加密观测站等资料进行分析表明:深厚的高空冷涡位置偏南,移动缓慢是造成此次极端降水的直接影响系统。有组织排列的多单体风暴活动、地面准静止锋及其前方锋前暖区内出现的中尺度辐合长时间维持,是形成“列车效应(traineffect)”的主要原因,降水回波沿东北—西南向排列的地面总能量中心移动,特殊的地形作用促使“列车效应”形成。反射率因子图上显示强降水回波具有低质心结构且垂直发展旺盛,具有“牛眼”结构特征的速度图上表明了强盛的低空西南急流存在。由于“大风核”存在,造成中小尺度次级垂直环流,并且这些次级环流有规则的排列,这可能是“列车效应”形成和维持的主要原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此次“列车效应”暴雨模式。 %K 天气形势 %K 高空冷涡 %K 列车效应 %K 极端降水 %U http://qxqk.cma.gov.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2050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