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陕西一次持续性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成因分析 %A 许新田 %A 刘瑞芳 %A 郭大梅 %A 李萍云 %A 侯建忠 %A 陶建玲 %J 气象 %D 2012 %R 10.7519/j.issn.1000-0526.2012.5.003 %X 利用常规资料、地面加密资料、tbb和ncep再分析等资料,对2006年6月23—25日陕西一次持续性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和中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持续性的强对流天气发生在蒙古冷涡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从冷涡底部分裂的下滑冷槽是强对流天气的影响系统;中高层冷槽和低层暖温度脊、湿舌的上下叠置,有利于对流不稳定的建立和发展。(2)对流层低层850hpa附近的逆温层所形成的干暖盖,更有利于深厚对流活动的发生;大气温度直减率越大越有利于雷暴大风的发生,对流有效位能(cape)和垂直风切变的大小与对流性天气的强弱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23和24日的强对流天气是由生命史达6小时左右的β中尺度雹暴云团造成,而25日的剧烈天气是由生命史达10小时左右的α中尺度飑线云团造成。(4)地面辐合线或干线是触发强对流天气的因子之一,对流单体一般生成于地面辐合线附近,在地面辐合线与干线结合处易于对流单体或云团的新生和发展。 %K 强对流 %K 环境场 %K 中尺度分析 %K tbb %K 地面辐合线 %K 干线 %U http://qxqk.cma.gov.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2050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