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山东省三次暖切变线极强降水的对比分析 %A 杨晓霞 %A 吴炜 %A 姜鹏 %A 徐娟 %A 胡顺起 %A 刁秀广 %A 高留喜 %A 王文青 %A 华雯丽 %J 气象 %D 2013 %R 10.7519/j.issn.1000-0526.2013.12.003 %X 应用加密观测、常规观测、卫星云图和雷达探测的资料及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对山东省三次极强降水天气进行了诊断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层暖式切变线和500hpa西风槽是三次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强降水前低层大气高温、高湿、对流不稳定,有较高的对流不稳定能量。低层暖式切变线辐合和暖湿平流产生的上升运动与地面辐合线附近产生的上升运动相叠加,触发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强对流,造成强降水。较强的风垂直切变使得对流有组织地发展。强降水期间,中高层弱的干冷空气侵入,使得对流不稳定加强,中高层具有高位涡的干冷空气入侵诱发低层中尺度涡旋发展,辐合上升运动加强。低层暖湿气流螺旋式辐合上升与中高层入侵的干冷空气相遇,水汽凝结率增大,降水强度增强。中高层干冷空气侵入的时段与极强降水的时段相对应。有利的地形对局地短时极强降水有重要作用。低层暖式切变线和500hpa低槽的位置、强弱不同,中高层冷空气的强度和入侵路径不同,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内部结构和移动方向不同,造成强降水的地理位置和强度不同。 %K 极强降水 %K 诊断和对比分析 %K 低层暖切变线 %K 高空槽 %K 中高层干冷空气侵入 %K 地形作用 %K 云团特征 %U http://qxqk.cma.gov.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3120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