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黄渤海一次持续性大雾过程的边界层特征及生消机理分析 %A 黄彬 %A 王皘 %A 陆雪 %A 李靓 %A 张礼春 %J 气象 %D 2014 %R 10.7519/j.issn.1000-0526.2014.11.005 %X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的fnl客观再分析资料和l波段雷达探测资料以及采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多通道气象卫星监测数据和定性分析海雾的方法来处理卫星监测的海雾信息,探讨了2010年2月22—25日黄渤海大雾过程的边界层海气要素的特征、大雾成因及生消机理,结果表明:(1)这次大雾是产生在欧亚中高纬平直环流、大气层结稳定的气象条件下。南支槽前的西南气流与副热带高压西北侧及沿海高压脊后部的偏南气流汇合,形成一支跨越中低纬的偏南气流为海雾形成提供有利的水汽条件。(2)大雾的生消与海表温度、气海温差、空气稳定度和风场等气象、水文要素有密切关系;大雾期间,黄渤海气海温差在0~2℃;大气边界层至对流层下部均有逆温层和等温层,逆温层内的温差为6~8℃,垂直温度的变化是上层温度随时间增大高于低层,使逆温层加强并不断抬升,抑制空气垂直对流发展。近地层空气湿度较大,在200m附近出现一个液态水含量达0.6g·kg-1大值区;850hpa以下层均由2~4m·s-1的东北风随高度顺转成6~8m·s-1的西南风,为大雾形成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3)大雾的湍流最大发展高度达到240m,湍流混合作用可将中上层湿区水汽和雾滴带到近海面层,同时也有利于空气的降温,易达到饱和凝结而形成大雾。中低层持续弱暖平流把暖湿气流输送至冷海面上有利于近海面逆温层的建立和维持,海面辐射冷却作用激发平流形成大雾。 %K 海雾 %K 边界层特征 %K 湍流混合 %K 辐射热力强迫 %U http://qxqk.cma.gov.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4110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