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湖北大畈核电站周边飑线时空分布与灾害特征 %A 陈正洪 %A 刘来林 %A 袁业畅 %J 气象 %D 2010 %R 10.7519/j.issn.1000-0526.2010.1.012 %X 湖北通山大畈核电站是我国政府批准兴建的第一个内陆地区核电站,为了保障核电站的绝对安全性,在选址和设计阶段对飑线出现的一些基本气候特征和设计参数进行科学评估尤其重要。通过气象站记录、灾害大典、气候影响评价等多条途径,收集了湖北通山核电站周边80km×80km区域1956—2000年间的飑线资料,并据此对其时空分布和灾害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与龙卷风对应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飑线发生频次的年代、季(月)、一日内差异明显,且主要集中在对流强盛的时期(段),这些特征与龙卷风基本一致;飑线平均持续时间为95min,远比龙卷风的17min长。(2)飑线局地性很强,其中站址东北部和南部50km以外的地区最多,而站址中心区的通山及邻近的崇阳没有出现,这种特征与地理位置、地形以及系统移动路径有关。(3)飑线的移动方向以自西向东为主,即主要集中在nnw—ssw等7个方位,尤其是wnw、w、wsw等3个方位最多。(4)除风灾外,飑线出现时常伴有强烈的雷电、暴雨和冰雹天气,使灾害加重。(5)与龙卷风相比,飑线风力略小,所以设计风速取12级应当比较恰当。 %K 核电站 %K 飑线 %K 时空分布 %K 灾害 %K 龙卷风 %U http://qxqk.cma.gov.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00112&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