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清水泉岩溶地下水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来源 %A 王潇媛 %A 郭纯青 %A 裴建国 %A 卢丽 %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D 2015 %X 为了确定南宁市清水泉岩溶地下水中多环芳烃的组成、来源及污染特征,沿该地下河上游、中游、下游布设5个采样点。经过采样送检,检测了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结果表明,丰水期地下水中2pahs(pahs总量)浓度为163.87~209.96ng/l,平均值为183.10ng/l,以2环和3环的pahs物质(萘、菲和荧蒽)为主,约占总量的52%。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清水泉地下水中,pahs浓度整体上分布规律为:上游<中游<下游,浓度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沿途污染源的不断汇入。地下水中2环和3环pahs、4环pahs、5环和6环pahs、pahs总量的季节性浓度变化整体上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即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这与pahs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pahs来源分析表明,研究区下游地区pahs来源为石油,中上游地区来自燃料的高温燃烧。与其他地区比较,清水泉地下水虽然出现了pahs污染,但污染程度较低。 %K 多环芳烃污染 %K 清水泉 %K 地下水 %K 污染来源 %K 岩溶地区 %U http://www.nsbdqk.net/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5021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