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草莓炭疽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及旁路氧化在胶孢炭疽菌对qois敏感性中的作用 %A 林婷 %A 时浩杰 %A 戴德江 %A 徐晓芳 %A 王华弟 %A 张传清 %J 农药学学报 %P 530-537 %D 2015 %X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草莓炭疽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并分析了旁路氧化与胶孢炭疽菌对qois类杀菌剂敏感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无旁路氧化酶(alternativeoxidase,aox)专化性抑制剂水杨肟酸(sham)作用时,吡唑醚菌酯对采自浙江临安、建德、诸暨3地的65株草莓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ec50q)值在0.09~24.26μg/ml之间,平均为6.65μg/ml;当有50μg/ml的sham存在时,其ec50[ec50(q+s)]值在0.06~48.98μg/ml之间,平均为10.58μg/ml。旁路氧化的相对贡献值f[f=ec50q/ec50(q+s)]最低为0.02,最高为11.17,平均为0.96,其中78.46%的菌株的f值<1。进一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不同敏感性的草莓和葡萄炭疽病菌在吡唑醚菌酯处理下其aox基因表达的时间动态。结果显示:吡唑醚菌酯处理能诱导aox基因的表达,在处理后6~12h内,各菌株aox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强,但表达量的差异与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表明,旁路氧化在不同病原菌中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 %K 旁路氧化 %K 胶孢炭疽菌 %K 吡唑醚菌酯 %K 水杨肟酸 %K 敏感性 %U http://www.nyxxb.com.cn/nyaox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5050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