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肉鸡屠宰加工生产链中沙门氏菌的污染调查及eric-pcr溯源 %A 朱恒文 %A 方艳红 %A 王元兰 %A 魏建忠 %A 刘军军 %A 占松鹤 %A 赵洪武 %A 孙裴 %A 王桂军 %A 李郁 %J 食品科学 %D 2012 %X ?目的:了解肉鸡屠宰加工过程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及其溯源性追踪,分析沙门氏菌污染的关键环节,以降低食源性沙门氏菌感染的风险。方法:分别采集两家肉鸡屠宰加工厂(fx、gz)生产链中的肉鸡胴体表面、肉鸡泄殖腔、嗉囊内容物、环境、设备及器具表面样品,应用常规法及pcr进行沙门氏菌分离鉴定,通过基因间重复序列为引物的聚合酶链式反应(eric-pcr)分型技术对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利用ntsys-pc2.1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两家加工厂的沙门氏菌总检出率为1.37%(16/1171),fx的检出率较低(0.18%),与gz(2.39%)间差异极显著(p<0.01);fx仅于净膛后肉鸡胴体体表检出ⅳ型沙门氏菌;gz屠宰、煺毛及净膛后的肉鸡胴体体表、肉鸡泄殖腔、嗉囊内容物、脱毛指及净膛工人手套表面均检出ⅰ型沙门氏菌,煺毛、冷却后肉鸡胴体及净膛工人手套表面均检出ⅲ型沙门氏菌,运输车表面检出ⅴ型沙门氏菌,另有脱毛指表面检出ⅱ型沙门氏菌。结论:肉鸡的宰前及煺毛、净膛过程为引发生产链沙门氏菌污染的重要环节,加强肉鸡的进厂检疫及设备与器具的日常卫生管理有利于降低沙门氏菌的污染。 %K 肉鸡 %K 屠宰加工 %K 沙门氏菌 %K 污染状况 %K 溯源 %U http://www.spkx.net.cn/CN/abstract/abstract295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