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基于化学分析的毒性中药附子炮制方法的合理性研究 %A 温瑞卿 %A 李东辉 %A 赵昕 %A 王伽伯* %A 赵艳玲 %A 张萍 %A 孙志勇 %A 鄢丹 %A 肖小河* %A 任玉珍 %A 李飞 %A 杜杰 %A 周海燕 %J 药学学报 %P 286-290 %D 2013 %X 以常用毒性中药附子为例,比较其所含乌头碱等双酯型生物碱(diesteralkaloids,das)和苯甲酰乌头原碱等单酯型生物碱(monoesteralkaloids,mas)的毒性大小,以及两类成分在生附片和不同炮制品中含量差异,探讨中药炮制减毒的原理和工艺合理性。结果表明,mas对大鼠的毒性至少低于das的1/64~1/180;炮制后das含量下降至生品的1/76.5~1/38.3,而mas含量增加4.6~5.2倍或与生品基本持平,炮制品的mas/das值较生品提高30~390倍。进一步对比附子不同炮制方法的合理性,发现无胆(胆巴)蒸制或炒制工艺与《中国药典》规定的传统胆制工艺相比,das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即不同炮制工艺的“去毒”能力相近;但无胆蒸制或炒制炮制品mas含量较传统胆制炮制品增加5.3~8.7倍,提示无胆蒸制或炒制工艺的“存性”效果较好,且流程简单、不会引入无机杂质,建议推广应用。 %U http://www.yxxb.com.cn:8081/aps/CN/abstract/abstract144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