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1999年和2009年夏季珠江口环境要素的对比与分析 %A 杨威 %A 罗琳 %A 高永利 %A 俎婷婷 %A 周巍 %A 王东晓 %J 热带海洋学报 %D 2011 %X ?对1999年和2009年夏季珠江口的温、盐、溶解氧、叶绿素和径流量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1999年航次期间珠江较大的径流量,1999年冲淡水的扩展范围要大于2009年。1999年夏季珠江口水体存在较强的盐度层结,而2009年夏季受较小的珠江径流量和热带风暴“浪卡”的共同作用,?水体盐度层结较弱,0—5m层水体垂向混合良好。两年夏季珠江口表层溶解氧(do)的分布较为相似,?而底层溶解氧的分布则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河口西岸浅滩区和河口口门外。1999年河口西岸浅滩区do小于3mg·l?1,河口口门外do在4—5mg·l?1之间,2009年河口西岸浅滩do大于5mg·l?1,河口口门外do小于3mg·l-1。1999年夏季伶仃洋海域内较强的盐度层结是其底层出现低氧环境的主要原因,2009年夏季强化的垂向混合使得表底层溶解氧得到了及时交换,?阻碍了西岸浅滩区底层低氧环境的出现,?而盐度层化和“浪卡”带来的浮游生物的耗氧作用可能是口门外底层出现低氧环境的原因。 %K 夏季 %K 珠江口 %K 冲淡水 %K 溶解氧 %K 盐度层结 %K 热带风暴 %U http://www.jto.ac.cn/CN/abstract/abstract2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