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co-btec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表面光电性能 %A 史忠丰 %A 金晶 %A 李雷 %A 邢永恒 %A 牛淑云 %J 物理化学学报 %D 2009 %X 采用水热以及微波合成方法得到了3种co(ii)配合物:[na2co(μ4-btec)(h2o)8]n(1)、[co2(μ2-btec)(bipy)2(h2o)6]·2h2o(2)和[co2(μ2-btec)(phen)2(h2o)6]·2h2o(3)(h4btec=1,2,4,5-苯四甲酸,bipy=2,2'-联吡啶,phen=邻菲咯啉).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m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5690(2)nm,b=0.9550(6)nm,c=0.6102(2)nm,β=92.78(3)°.配合物(2)也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290(1)nm,b=0.7594(2)nm,c=1.7920(1)nm,β=100.07(2)°.配合物(3)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7454(1)nm,b=1.1072(2)nm,c=1.2177(2)nm,α=108.41(3)°,β=101.94(3)°,γ=109.03(3)°.3个配合物都是以均苯四甲酸根为桥,形成三维(1)和双核(2、3)结构.但在3种配合物中,均苯四甲酸根的配位模式各不相同,分别采用了μ4-η2η2η2η2、μ2-η1η1和μ2-η1η1配位模式.此外,分子间大量氢键又将配合物(2)和(3)分别网成了二维和三维无限结构.通过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光谱及表面光电压光谱(sps)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3个配合物的表面光电压谱研究表明,它们在300-600nm范围内均有正的光伏响应.但它们的sps响应带的宽度、位置和数目存在一定差异,这是由它们的结构和三者中co离子的配位微环境不同造成的.将sps与其电子吸收光谱进行关联,发现它们基本上是一致的. %K 光电性能 %K 钴(ii)配合物 %K 合成 %K 结构 %U http://www.whxb.pku.edu.cn/CN/abstract/abstract267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