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微量热法研究鹿茸4个活性部位对肠道特征菌群生长代谢的影响 %A 唐慧英 %A 鄢丹 %A 张清哲 %A 张少锋 %A 肖小河 %A 刘荣华 %J 物理化学学报 %D 2010 %X 建立灵敏表征鹿茸中具有补益活性的4个部位对两种肠道特征菌群生长代谢影响的评价方法.采用微量热法,在不同给药条件作用下,以产热功率-时间曲线(热谱曲线)的特征参数(生长速率常数(k)、最大产热功率(pmax)、达峰时间(tp)及有效率(e)等)为指标,对肠道主要有益菌(青春双歧杆菌)生长代谢程度进行客观地量化评价.挑选鹿茸促菌最强的活性部位,进一步考察该部位对病原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抑制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鹿茸不同活性部位促进青春双歧杆菌生长代谢强弱顺序为:正丁醇>乙醚>氯仿>乙酸乙酯.活性最强的正丁醇萃取液对病原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影响的研究表明,正丁醇萃取液在浓度大于200μg·ml-1时,对金葡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tp随药液浓度的增加而相应地延长;k,pmax均随浓度的增加而相应地减小.微量热法具有灵敏准确、实时在线、重现性好等特点,可用于名贵药材——鹿茸的活性部位的筛选,也为药效物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K 微量热法 %K 鹿茸 %K 青春双歧杆菌 %K 金黄色葡萄球菌 %K 肠道特征菌群 %K 活性部位 %U http://www.whxb.pku.edu.cn/CN/abstract/abstract270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