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四川盆地二叠、三叠系环海槽礁、滩富气带勘探 %A 王一刚 %A 洪海涛 %A 夏茂龙 %A 范毅 %A 文应初 %J 天然气工业 %P 22-27 %D 2008 %X ?四川盆地北部广元—旺苍海槽及开江—梁平海槽的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对该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相的演化及其生物礁、鲕粒滩分布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因而决定了礁、滩气藏的类型、规模及其分布:二叠纪长兴期的海绵—水螅边缘礁集中发育在环海槽的台地边缘相带,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储集相带;三叠纪飞仙关期环海槽的碳酸盐台地区鲕粒滩发育,是大中型气藏孔隙性鲕粒云岩、鲕粒灰岩储层发育有利相区。在“环海槽的碳酸盐台地边缘富气带是边缘礁、滩巨厚优质储层发育有利区”重要勘探思路的指导下,自渡口河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发现后,在环海槽的台地边缘相区又相继发现了罗家寨、铁山坡、滚子坪、普光等大中型气藏,近期在仪陇、苍溪地区礁、滩气藏的勘探也先后获得突破性进展,一个绵延600km,范围近1×104km2的环海槽礁、滩气藏富气带已清楚地显现出来。目前沿该带已发现了8个长兴组边缘礁气藏和13个飞仙关组鲕粒滩气藏,获天然气储量近1×1012m3,其中最大的气藏目前探明储量达到3560×108m3。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环海槽礁、滩富气带的勘探将会有更大的发现。 %K 四川盆地 %K 二叠纪 %K 三叠纪 %K 海槽 %K 碳酸盐岩 %K 生物礁油气藏 %K 油气勘探 %U http://www.cngascn.com:81/ngi_wk/CN/abstract/abstract88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