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内蒙古克氏针茅草原土壤种子库对刈割和放牧干扰的响应 %A 李元恒 %A 韩国栋** %A 王正文 %A 白文明 %A 赵萌莉 %J 生态学杂志 %P 1-9 %D 2014 %X ?种子库是潜在的植物群落并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群落的演替方向。草原牧区自退牧还草政策实施以来,草原利用方式由自由放牧为主逐步转向以围封割草为主。为研究割草和放牧对土壤种子库密度、植物功能群和种类组成的影响及其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关系,在内蒙古克氏针茅(stipakrylovii)典型草原区设置3个不同强度的刈割处理,即无刈割对照(ck)和分别留茬15cm(m15)、5cm(m5)的处理,以及一个自由放牧处理(gr),土壤种子库采用环刀法多点取样结合四唑染色法测定种子活力,计数所有被检测有生命力的种子,并计算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在物种组成方面的相似性。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土壤种子库密度范围为6245.0±1351.9~8155.9±909.1粒·m-2,无刈割对照的土壤种子库密度显著高于m15;从种子库的功能群组成来看,多年生杂类草种子密度最大,占种子库总量的55%~60%,1年生杂类草占36%~43%,gr与m15有显著差异;从物种组成来看,只有克氏针茅、砂韭的种子数量在刈割和放牧处理下显著低于对照。采用sorensen指数计算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物种相似性,ck、gr、m5、m15相似系数分别为0.55、0.58、0.48和0.60;研究预示,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对割草和自由放牧有很强的敏感性,刈割和自由放牧均降低土壤种子库密度,将降低退化克氏针茅草原的自然恢复能力。 %K 土壤种子库 %K 放牧 %K 刈割 %K 植物功能群 %U http://www.cje.net.cn/CN/abstract/abstract68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