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利用方式对红壤坡地微生物多样性和硝化势的影响 %A 张慧 %A 袁红朝 %A 朱亦君 %A 陈春兰 %A 谭周进 %A 秦红灵** %J 生态学杂志 %P 1169-1176 %D 2011 %X ?采集了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红壤坡地农田、自然恢复林和茶园土壤样品,采用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技术分析土壤细菌、古菌、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的多样性,采用好气培养法测定不同土壤的硝化势,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微生物多样性和硝化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aob和aoa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且在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呈现相同的趋势,均为农田=茶园>自然恢复林;通过rda分析发现,不同利用方式造成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变是影响土壤aoa和aob群落结构的主要原因;好气培养法测得不同土壤硝化势农田最高,茶园次之而自然恢复林最低;相关性分析显示,硝化势与细菌16srrna、aoa和aobamoa基因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与aoaamoa基因关系最为密切;总体来说,红壤坡地不同利用方式改变了土壤细菌、古菌、aoa和aob的多样性,土壤aob和aoa积极参与了土壤的硝化过程,且aoa在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生态功能中占有重要地位,aoa比aob与硝化势的关系更为密切。 %K 细菌 %K 古菌 %K 氨氧化细菌(aob) %K 氨氧化古菌(aoa) %K t-rflp %U http://www.cje.net.cn/CN/abstract/abstract27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