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荒漠草本植物在不同降雨模式下的光合响应和生物量分配策略 %A 吴玉 %A 郑新军 %A ** %A 李彦 %A 唐立松 %J 生态学杂志 %P 2583-2590 %D 2013 %X ?植物对降雨格局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影响着生态系统碳固定等过程。本研究在盆栽控制条件下,以4种荒漠草本植物地肤(kochiascoparia)、滨藜(atriplexpatens)、盐角草(salicorniaeuropaea)和短柱猪毛菜(salsolalanata)为对象,设置4种降雨模式处理(湿润处理20mm×1/周与10mm×2/周;干旱处理12mm×1/周与6mm×2/周),分析其净光合速率(pn)、植物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随时间的变化,以及植株的生物量分配情况。结果表明:各处理下,pn基本都在降雨后第2天达到峰值,并且植株能维持较高的单叶pn;盐角草和短柱猪毛菜的fv/fm在各处理下均处于最适范围。比叶面积(sla)和比根长(srl)受降雨处理影响不显著。地肤生长主要受p素限制,其他3种植物主要受n素限制。降雨量主导着植物总生物量和叶茎根各部分生物量,降雨频次能调节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分配的比例。等水量下,降雨频次增多使植物加大地下生物量的分配。? %K 降雨模式 %K 净光合速率 %K 植物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 %K 生物量分配 %K 植物性状 %U http://www.cje.net.cn/CN/abstract/abstract67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