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廉州湾滨海湿地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次级生产力 %A 何斌源 %A ** %A 赖廷和 %A 王欣 %A 潘良浩 %J 生态学杂志 %P 2104-2112 %D 2013 %X ?于2011年1月、4月、7月和10月开展广西廉州湾的裸滩、红树林和茳芏(cyperusmalaccensis)盐沼3种湿地生境类型的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季节动态调查,采用brey经验公式估算各生境次级生产力。结果表明:共采集到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8门156种,其中裸滩生境有136种,红树林生境85种,盐沼生境29种;站位平均种数为裸滩9.5±4.8种,红树林9.5±3.9种,盐沼5.9±1.9种,同时,各类群占总种数比例大小规律一致,为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脊索动物门>其他;盐沼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较小,宁波泥蟹(ilyoplaxningpoensis)优势很明显,随着水体盐度上升,红树林和裸滩优势种由适应低盐环境向适应高盐环境的种类变化;廉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次级生产力平均为15.88g·m-2·a-1,裸滩、红树林和盐沼生境分别为16.16、9.97、3.88?g·m-2·a-1;p/b值平均为0.70,3种生境分别为盐沼1.02,裸滩0.70,红树林0.65;廉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年湿质量生产量为14623t。水体盐度和植被类型是影响廉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优势种群以致次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 %K 滨海湿地 %K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 %K 次级生产力 %K 红树林 %K 盐沼 %K 裸滩 %K 廉州湾 %U http://www.cje.net.cn/CN/abstract/abstract66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