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 %A 牛存洋 %A 阿拉木萨** %A 宗芹 %A 骆永明 %A 押田敏雄 %A 孙贵凡 %A 刘谦 %J 生态学杂志 %P 1980-1986 %D 2013 %X ?以科尔沁沙地18年生(成龄)和4年生(幼龄)人工小叶锦鸡儿以及天然小叶锦鸡儿灌丛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挖取根系法调查不同植被区小叶锦鸡儿的根系分布特点,研究其在生物量分配、根冠比、根系分布等方面对干旱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1)小叶锦鸡儿倾向于把更多的生物量分配于地下,其中天然植被地下生物量比重最大,4年生植被地下生物量比重最小。2)小叶锦鸡儿灌丛根系生物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其根系主要分布在0~100cm土层中。3)4年生小叶锦鸡儿吸收根呈现浅层分布特性,在地下0~50cm吸收根生物量显著高于18年生和天然植被(p<0.05);18年生和天然植被吸收根更多分布于50~100cm土层中。天然小叶锦鸡儿输导根生物量在50~100cm土层中显著高于4年生和18年生植被(p<0.05)。4)小叶锦鸡儿灌丛地上-地下生物量符合异速生长模型的幂函数。 %K 科尔沁沙地 %K 小叶锦鸡儿 %K 地上-地下生物量 %K 资源利用格局 %U http://www.cje.net.cn/CN/abstract/abstract66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