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施氮和降水格局改变对土壤ch4和co2通量的影响 %A 李伟 %A 白娥** %A 李善龙 %A 孙建飞 %A 彭勃 %A 姜萍 %J 生态学杂志 %P 1947-1958 %D 2013 %X ?氮沉降增加和降水格局改变是全球变化的两项重要内容,但是同时考虑上述两因素对温室气体ch4和co2通量影响的原位双因子模拟研究还相当有限。本研究以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了外施氮源(50kgn·hm-2·a-1)和增减30%降水对土壤ch4和co2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抑制土壤ch4吸收,有时甚至能将土壤对ch4的吸收转为释放,但这种抑制效应只能维持5d左右,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ch4通量和环境因子(温度、土壤ph、粘粒含量)的相关关系。降水改变未能显著影响土壤ch4通量。对co2通量而言,施氮能降低土壤co2排放,长白山阔叶红松林连续施氮第4年的平均抑制效应为27.4%。长期连续施氮的平均抑制效应随施氮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一定年限后达到最大值。单次施氮的抑制效应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弱,并在1个月的施氮周期末期基本消失。施氮的抑制效应和土壤充水孔隙度(wfps)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升温能增强施氮对co2释放的抑制效应并延长抑制时间。施氮、降水有可能改变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本研究表明,长白山森林土壤氮素尚未达到一定阈值,未来氮沉降增加将抑制co2的释放和ch4的吸收,因此总体来看施氮抑制土壤碳排放。? %K 氮添加 %K 降水改变 %K 全球变化 %K 阔叶红松林 %K 碳收支 %U http://www.cje.net.cn/CN/abstract/abstract66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