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种源的葡萄种子休眠及其解除的研究 %A 甘阳英 %A 李绍华 %A 宋松泉 %A 王伟青 %A 程红焱* %J 生物多样性 %P 570-577 %D 2008 %X ?为探讨葡萄种子休眠与解除的规律,我们选择起源于东亚、北美–中美、欧洲–中亚3个分布中心的不同种类及其杂种的20个品种,研究了它们成熟种子的外部形态与萌发行为,种子的休眠特性与休眠解除的方法,并模拟四季温度的交替变化研究了环境温度对种子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起源的各类葡萄种子的休眠类型均为生理休眠,但其休眠程度不同,休眠解除方式也存在差异。其中欧亚种和东亚种的种子休眠较浅,美洲种种子休眠较深;杂交种比亲本所属类别的种子休眠程度浅。对于欧亚种、东亚种及其杂交种(欧山杂种)而言,5oc冷层积和变温层积(即20oc(14h)/10oc(10h)和30oc(14h)/20oc(10h))2个月能够有效地或部分解除它们的种子休眠;但对美洲种和欧美杂种而言,仅5oc冷层积且层积时间需要延长至6个月才能解除其休眠,变温层积和25oc暖层积都不能解除休眠。四季温度的交替变化模拟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不同起源的葡萄种子的休眠程度不同。这些休眠特性及其解除方式反映了不同起源葡萄种类的环境适应性。本文研究结果为葡萄资源的引种和育种提供了参考数据。 %K 葡萄种子 %K 休眠 %K 遗传背景 %U http://www.biodiversity-science.net/CN/abstract/abstract93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