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莱州湾大型砂壳纤毛虫群落季节变化 %A 陈雪 %A 张武昌* %A 吴强 %A 栾青杉 %A 肖天 %J 生物多样性 %P 649-657 %D 2014 %X ?为揭示莱州湾砂壳纤毛虫群落季节变化规律,在莱州湾设置8个站位,于2011年5–11月及2012年3–4月进行了9个航次的调查,用浅海iii型浮游生物网由底至表垂直拖网采集砂壳纤毛虫。结果表明,莱州湾3–11月砂壳纤毛虫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范围为5–19,周年变化呈现一峰两谷的趋势。丰度的范围为0–318ind./l,丰度较大(>50ind./l)的种类有运动类铃虫(codonellopsismobilis)和清兰拟铃虫(tintinnopsischinglanensis)。各月平均丰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双峰型,最大值出现在7月(63ind./l),次峰值出现在5月(48ind./l),最小值出现在3月(2ind./l)。黏着壳种类在3–11月均有出现,透明壳种类仅在温度较高(>15°c)的6–9月出现。各月的优势种数目为1种(5月)到8种(8月),其中运动类铃虫在所有月中都是优势种,对砂壳纤毛虫丰度周年的变化规律产生较大影响。使用各月所有种类的平均丰度对各月砂壳纤毛虫群落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两个群落(相似度30%):群落i(7–9月)和群落ii(3–6月、10–11月),说明砂壳纤毛虫群落发生了明显的季节变化。砂壳纤毛虫的物种丰富度、丰度与环境因子(温度、盐度)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K 砂壳纤毛虫 %K 群落 %K 周年变化 %K 莱州湾 %U http://www.biodiversity-science.net/CN/abstract/abstract98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