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栖息地特征对褐马鸡种群密度和集群行为的影响 %A 张国钢 %A 郑光美* %A 张正旺 %A 郭建荣 %A 王建平 %A 宫树龙 %J 生物多样性 %D 2005 %X ?1998-2000年冬季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选择车道沟和梅洞2个研究地,就栖息地特征对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um)越冬种群密度和集群大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经χ2检验,针叶林是褐马鸡冬季经常利用的栖息地类型。对2个研究地的栖息地结构比较发现,车道沟适宜栖息地的面积较梅洞大,连接性也较好,褐马鸡种群有更为广阔的取食空间和更多的隐蔽场所,而且活动的阻碍也较小;而梅洞栖息地的取食空间较小,隐蔽场所较少,其活动时受到的阻碍也较大。从2个研究地微生境结构特征的差异,并结合褐马鸡越冬期栖息地选择来看,树高和高层盖度对褐马鸡在2个栖息地的选择上起重要作用。车道沟乔木较粗大,不但有丰富的食物,而且可提供较好的夜宿条件;高层盖度越大,栖息地的隐蔽条件越好,能吸引更多的褐马鸡个体取食和越冬。研究结果表明,栖息地结构连接性、微生境结构特征的差异以及人为干扰是褐马鸡种群密度和集群行为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K crossoptilonmantchuricum %K 集群大小 %K 芦芽山 %K 栖息地特征 %U http://www.biodiversity-science.net/CN/abstract/abstract87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