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野生罗汉果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A 彭云滔 %A 唐绍清* %A 李伯林 %A 刘燕华 %J 生物多样性 %D 2005 %X ?应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采自广西和广东的7个罗汉果(siraitiagrosvenorii)野生居群共13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5个issr引物共扩增到了111个位点,其中91个是多态性位点,占82.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248,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为0.354。罗汉果不同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差异较大,居群多态位点百分率在28.2%-55.6%之间,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080-0.209,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为0.123-0.310。永福居群(yf)和金秀居群(jx)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其周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逐渐降低,居群间产生了较大的遗传分化(gst=0.569)。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不明显(r=0.369,p=0.115)。upgma聚类图中,7个居群的个体按居群各自聚在一起。 %K siraitiagrosvenorii %K 遗传变异 %K 遗传结构 %K 种质资源 %U http://www.biodiversity-science.net/CN/abstract/abstract9117.shtml